<
t3b6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第23节
    不过宋天蒙从来都不注重贡品是什么。

    在她眼中,比贡品更重要的,是诚心与香火。

    在壁画上轻轻点了一下那捧着松果儿的红松鼠,一道红光就嗖得一下从远处窜来,险些直接撞倒在宋天蒙身上。

    “神女,您召我!”

    宋天蒙微微点头,看向红松鼠,问,“小红,你们松鼠一族,现如今有多少能幻化成人形?”

    小红掰着手指头数了一遍一遍又一遍,最终才清点出一个数来,“现如今有四十七个了,不过平时都不幻化人形,麻烦得很,还得添衣服穿,衣服哪有自己这一身皮毛穿着舒服?”

    “四十七啊……也够用了。”宋天蒙感慨一句,眼前的小红是天蒙山上第一个被点化了灵慧的松鼠,几百年过去,松鼠一族也在天蒙山上形成了气候。

    按照松鼠一族那爱囤积物资的天性,想来要不了多久,松鼠一族的仓廪就会多到让人眼红。

    宋天蒙同小红商量说,“现如今山下的百姓度日艰难,最是缺少各种粮油食物。我打算,让你那些能幻化成人形的子子孙孙下山去,化作走街串巷的货郎,拿你们这么些年囤积下来的物资去同老百姓换些东西,好帮助天蒙山下的百姓度过这段艰苦的日子。”

    小红当场便答应了下来,“不用换,直接给他们家家户户送些粮食不就够了?老兔子都把她的子子孙孙送下去了,我送点粮食又算得了什么?”

    宋天蒙一看小红是真打算这么做,立马制止,“切莫如此,万万不能开这无功受禄的先河。如若帮他们养成事事都不靠自己的性子,以后他们家里发生丁点儿问题都要求上来烧香祷告,我们真就要事事都顺遂了他们?”

    “山下的百姓现如今正处于倾尽资财也换不到粮食的困境,你拿出松鼠一族积攒这么多年的粮食来去同他们换,已经是给了他们一条生路。若是让他们不劳而获,以后恐会滋生一些歪风邪气,不利于人道传承。”

    小红乖乖俯身拱手,“小红受教了。”

    宋天蒙含笑颔首,“且去做吧,就天蒙山周遭这些村子即可,出了天蒙山地界之外的地方,就莫要去了。人心难测,我是天蒙山的山神,只需要庇佑天蒙山一带的百姓即可。”

    ——————

    这一天,林场村就来了一个身形佝偻,头上还顶着一个帽檐宽大的大草帽的瘦小老头子,说话像是抽了几十年老烟一样沙哑,腔调虽然是天蒙山这一带的方言,可听着十分别扭。

    但是没有村民在意这瘦小老头子的方言别不别扭。

    大家的眼神都快粘在那货郎身上挑着的扁担里了。

    李坷垃他婆娘是第一个撞见这货郎的,她趁货郎不注意,轻手轻脚地掀开那货郎用来盖住箩筐的布瞄了一眼,当场就倒吸了一口凉气,浑身都激动得打摆子。

    “嘶——”

    她看到了什么?

    黄澄澄的小米!

    全都是黄澄澄的小米!

    小米那么金贵,全家老小一年到头都舍不得喝几次小米粥,秋收之后生产队里分到家家户户的小米不过两三斤,正月里喝几回就没了,一年到头只能不断地回味那小米熬成米油的美味。

    现如今这货郎竟然挑了这么多的小米来卖了!

    李坷垃她婆娘一把就把货郎拽进了家里,还顺手把院门给关上了。

    她一脸警惕地问,“这位老叔,这小米怎么来?”

    瘦小的货郎就是小红派出来的一只松鼠幻化来的,它们下山之前,自家老祖宗已经去城里的粮店和废品收购站探过路了,查到了小米的价钱和各种废品的价格。

    货郎当场就汇报了出来,“小米的价格和城里粮店的价格一样,六毛钱一斤,不过城里粮店的价格要粮票,我不要粮票,给钱就行。要是钱不够的话,可以用家里的一些废品换,锅碗瓢盆这些都行,只要是废品收购站收的,我们都收。”

    李坷垃他婆娘是个回过日子的,家里哪能攒的下破烂?稍微攒个一小堆,她就会迫不及待地拿去废品收购站换成钱。

    这会儿让她在家里找点废品出来,那还真不容易。

    不过她手头的钱可不少。

    又掀开货郎盖着箩筐的布看了一眼,李坷垃他老婆下定了决心。

    家里正是缺衣少粮的时候,眼看着腊月和正月都没法儿顿顿吃干饭了,可不得赶紧买点粮食?

    得再添三十斤小米!

    有了这三十斤小米,全家老小就能过个舒坦年了。

    李坷垃她老婆回屋数了十八块钱出来,递给货郎的时候,她的心都在滴血……攒这十八块钱可不容易啊!

    天知道她需要卖多少废品才能换来这么点儿钱!

    可是想想要是不买粮食,一家老小过年的时候都别想裤子里宽裕些,就只能忍着心头滴血的痛把钱给递出去,“老叔,我买三十斤的。”

    货郎从腰间拿下一杆秤来,称了三十斤的米,连米袋子都没拿,直接给倒进了米缸里。

    李坷垃他老婆看着这可遇而不可求的货郎要走,心里实在舍不得,“老李!爱华!你们出来一下!”

    李坷垃和他儿子李爱华已经就着花生米喝上酒了,父子俩都好这一口。

    花生米是给谢春耕夫妻俩办丧事之后,老谢家给李坷垃回的礼,回了好大一包的花生米,就是为了回报李坷垃帮着张罗谢春耕夫妻俩这丧事的情分,酒是隔壁镇上酒坊里买的,虽然酒味儿不算大,但便宜得很,村里人都爱喝一口这个。

    听到自家婆娘在院子里喊人,李坷垃赶紧跳下地,掀开门帘伸出一个头去,先是打量了一下出现在自家院子里的陌生老男人,然后才问他媳妇,“啥事儿?”

    他媳妇儿使了个眼色说,“来了卖小米的货郎了,米都是好米,要的价格还不贵,和城里的米价一样但不要粮票,我觉得挺合适的。”

    “你快去问问你大哥大姐还有三个兄弟家,要不要米,要的话就拿着米袋子和钱过来,六毛钱一斤,想买多少就带够多少的钱。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过了这阵子,谁知道啥时候才能再遇到这货郎?”

    “爱华,你回屋去穿个袄子,然后跑一趟你姥姥家和你大姨、三姨家,问问要不要,要的话你就找他们拿了钱,妈给他们把米先留下来,等回头货郎走了,村里没什么人关注这事儿了,妈再把米给他们送过去。”

    李坷垃他老婆安排得明明白白。

    与李坷垃不一样,李坷垃在林场村村长这个位置上干了这么多年,思维早就培养好了,遇到点事儿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村子里的集体利益。

    李坷垃听说能便宜从这个货郎手中买到米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想到家里,而是替那些住在山神庙里的知青们高兴。

    李坷垃想着,那些知青们都是城里来的。他们下乡之前,城里的父母肯定不会不给钱,说不定人家那几个知青身上的钱加起来,比整个林场村所有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加起来还要多。

    要是那些知青们能从这货郎手里买到粮食,知青们这个冬天应该就难过不到哪儿去了。

    可是听着自家婆娘已经把亲戚们都考虑了一遍,不管是他这边的还是他丈母娘那边的,都在他婆娘的考虑范围之内,李坷垃到嘴边的‘大局为重’就又默默咽了回去。

    他不是圣人。

    遇到这种好事,他没办法不带家里人占便宜。更何况这主意又不是他出的,是他婆娘出的,没有大局观的是他婆娘,关他什么事?

    李坷垃想通这些之后,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地出门去通知他这边的亲戚去了,一辈儿的兄弟姐妹太多,都得通知一声。

    不然要是通知了这家不通知那家,肯定会和没被通知到的人结仇。

    都是自家兄弟姐妹,李坷垃不想结仇。

    通知完亲兄弟姐妹后,还有那些关系处得好的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只要是住得近的,李坷垃都挨门挨户地通知了。

    一群盼粮食盼得眼睛都快绿了的人听说村里来了卖粮食的货郎,当下就二话不说往外走,都没跟着李坷垃去通知其他人家,而是揣着钱和米袋子直奔李坷垃家,生怕去得晚了就买不到这样的便宜米了。

    李坷垃的亲戚多数都在林场村这边住着,而他婆娘的娘家却在六里地之外的郝家村。

    等李爱华赶去郝家村把自家姨舅们都通知到时,李坷垃劝来的亲戚已经把货郎肩膀上挑的那两个箩筐里的粮食买干净了,差点把货郎挑来的箩筐都给扯了。

    都这样了,李坷垃通知来的亲戚也只有三分之一卖到了粮食,其余三分之二的亲戚要么是家里住得稍微远一些,要么是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来买点便宜粮食……

    结果只是这么一怀疑,等他们赶来时,货郎挑来的单子都早就空了!

    李坷垃家院子里,货郎的箩筐早就空了,这会儿只剩下货郎一个人像是羊入狼群一样,面对一大群人的盘问,瑟瑟发抖地站在原地。

    而货郎那本来就听着有些别扭的口音,这会儿越发别扭了,平平的腔调就像是进城的鬼子一样。

    【作者有话说】

    抱歉,我成了鸽鸽了,明天争取3-4更,相信我,flag先立在这儿!

    30

    第30章 vip-14

    ◎深刻怀疑谢招娣是不是吃错药了。◎

    天蒙山上的松鼠一族个个都是勤俭持家的能手,他们从小到老,受到的教育都是危机教育——

    对于整天窝在树洞里不怎么爱出去的小松鼠,老松鼠们都是这么说的:

    “万一不囤好粮食,冬天来了没有吃的可怎么办?”

    “晴天不出去囤粮食,雨天雪天吃什么?”

    对于年轻惫懒不爱动弹的小松鼠,老松鼠是又是这么说的:

    “年轻的时候不多囤点粮食,老了之后喝西北风去?”

    “你这么年轻,怎么好意思不多囤粮食?”

    而对于那些适婚年龄的松鼠,老松鼠们就开始了更猛烈的洗-脑:

    “你囤的粮食不够多,哪有母松鼠能看得上你?”

    “你连个粮食都不会囤,一看就是不会过日子的,哪家公松鼠眼瞎了才会娶你?”

    天蒙山上的松鼠都是这样一年一年过来的,从小时候就开始被洗-脑,一直洗-脑到结婚之后,已经养成了囤积粮食的惯性,并且发自内心地认为松鼠老祖宗说的都是对的。

    再然后,这些被成功洗-脑的松鼠就加入到洗-脑队伍中来,开始鞭策新的小松鼠好好囤积粮食。

    世世代代这么多的松鼠,全都在兢兢业业囤积粮食,而它们又能吃多少?

    吃不完的粮食就存在了老松鼠小红的仓库洞天中。

    只有小红知道,囤积的粮食已经足够漫山遍野的松鼠吃上几百年了,可小红心里怕啊……她怕自己把这消息放出去后,松鼠们好不容易养成的优良传统被抛弃了怎么办?

    她仓库里的粮食再多,那也不够世世代代坐吃山空。一旦养成坐吃山空的坏习惯,以后再想重振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那可就难了。

    除了小红之外,其它的松鼠根本不知道自家老祖宗已经囤积了多少粮食,它们只知道要是哪家倒霉,辛辛苦苦囤了一整年的粮食被山下住着的坏人或者是林子里荡来荡去的坏猴儿、亦或者是四处偷盗劫掠的坏老鼠们给连窝端了之后,也不用担心冬天会不会饿死。

    只要去找老祖宗哭诉哭诉,能掐会算的老祖宗就会看自家这一年是否过得勤勉,要是勤勉一年却遭了无妄之灾,老祖宗是会给补齐过冬用的粮食的。

    可要是被老祖宗查到这一年并没有勤勉囤粮,那就别想得到老祖宗的接济了,甚至可能被老祖宗驱逐出天蒙山一脉的松鼠家族,成为众鼠唾骂的流浪鼠。

    如今老祖宗突然说得了山神娘娘的法旨,要开仓放粮,救济山下的老百姓,虽然好多松鼠心疼自己攒的粮食,心里有些不太乐意,可是它们嘴上不敢有丁点儿怨言。

    山神娘娘给它们提供了安家落户之地,它们攒的粮食也是山神娘娘的馈赠,如今山神娘娘交任务给它们,它们能不好好做吗?万一惹恼了山神娘娘,引得山神娘娘发怒,来个天崩地裂可该怎么办?

    幻化成人形的松鼠货郎在天蒙山下的村庄里走街串巷地叫卖,手里还摇着个拨浪鼓。

    村里人听到拨浪鼓的声音在街上远远近近、来来回回的响,一开始还没当回事,心里琢磨着是哪家小孩在街上玩呢!

    可总归有几个人是按捺不住好奇心的,比如谢招娣。

    谢招娣和马来春从山上割草回来,远远就听到了有人敲拨浪鼓的声音。

    那拨浪鼓的声音似乎有魔力,明明还没有看到敲拨浪鼓的人在哪儿呢,拨浪鼓的声音却好像是就在耳边一样‘噔噔噔’地响,吵的人双眼发晕脑袋疼。